作者:Dr.Voice馬任重
歡迎分享
錯誤的學習記憶是難以甩去的贅肉,表面上看似乎是養分的吸收成果,但面對鏡子時,則令人作嘔,當然日後更可能帶來無窮的病痛.
許多前來上課的學生常有同樣的問題,因為不習慣所以放棄.我常被問到,為什麼不教簡譜云云,也就是那,種老師一邊彈旋律,而學生一邊唱你我都經歷過的音樂課時光,也會很專業的指導我應該要讓學生唱歌曲的簡譜,乃至拂袖而去.
常見的精神疾病分為兩個範疇,一是精神病(psychosis);一是精神官能症(eurosis);前者如精神分裂症、情感型精神病、妄想症等,後者如精神官能性憂鬱症、廣泛性焦慮症、畏懼症等。常見學習者堅持一定要唱簡譜,並堅稱不唱簡譜如何唱歌云云----。一旦理解符號與聽覺的對應關係,或許聰明如你就不再堅持舊日無意義的浪擲光陰,如您還是堅持,或許能幫助您的是心理醫師,而不是我.
在初期的古典音樂教育,音樂教師為了教授五線譜的概念即識譜能力,這倒不失為一個變通方法,所以大家都應該記得偷偷在五線譜上寫下123的註記,雖不會認五線譜,但是可以騙騙老師騙騙分數.久了,學歌曲就要把123拿來唱將一翻,原先認識五線譜的美意,則在習慣影響心理的互動下變成一種規矩,好的規矩在於規範及扶正,而不良善的規矩則走向反路.
五線譜的功能是符號性,並非音感功能,音感功能則需依賴樂器彈奏,它幻化作123則仍是符號.屬於視覺.與此符號相關連卻又毫無關係的是音感它是聽覺,當你在唱簡譜時覺得這旋律似乎學得較順手,那昰一種假象,它不過是聽著別人彈的主旋律哼哼唱唱罷了,換言之你大可不須唱簡譜,將123唱成ㄅㄆㄇ也成啊!
開拓學習眼界,雖視我們常聽的勵志詞句,淺顯易懂.但是您願意與自己的腦袋對抗嗎?我相信對大多數會願意的.但實則無法作到!因為年紀越大越不能改變,而檢討自己當屬不易吧!
我們常笑人家像毛坑的石頭又臭又硬,自己呢?是怎麼了?生病了還是?